火力全开,多家生物药企年报研发支出大幅提升
在过去的2020年,中国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到了“火力全开”局面。
截至3月26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5家生物药企发布了2020年财报,其中有14家企业研发支出呈现同比上涨情况,部分企业涨幅更是翻倍。
创新成为医药行业的主流,但目前多数生物医药企业尚未实现盈利,巨额的研发投入也在考验这些药企后续的融资能力。
研发“火拼”
从这15家公布2020年财报的生物药企看,百济神州(BGNE.NS、06160.HK)在研发上的投入维持第一位置,据显示,公司全年研发费用达到12.9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39.11%。
百济神州表示,研发费用的增加主要用于正在进行以及新启动的后期关键性临床试验,与安进公司合作相关的开发,新增的药物注册登记准备,以及与商业化前活动和供应相关的生产等。截至2021年1月29日,公司商业化产品及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共有47款。
研发支出仅次于百济神州之后的,是复宏汉霖(02696.HK),2020年,公司确认研发临床开支约17.11亿元,较2019年的14.07亿元增加约21.6%。
复宏汉霖表示,公司研发开支增加,一是不断扩展的产品线及显著推进的研发相匹配的临床试验开支以及临床前研究成本增加所致;二是研发人员的数量增加。截至2020年底,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累计获得超过30项临床试验批准。
之后排在第三位的,是再鼎医药(ZLAB.NS、09688.HK),2020年研发开支也达到2.23亿美元,较2019年的1.4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6.6%。公司表示,研发开支的增加主要由于授权协议的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进行中及新开展的后期临床研究费用、增聘研发人员的工资及工资相关开支、内部开发项目扩展而产生的相关费用所致。
基石药业(02616.HK)的研发支出“紧追”再鼎医药其后,2020年的研发支出也达到了14.05亿元,较2019年微幅增长0.65%。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产品管线推进所致,而公司有五种候选药物正在开发中。
如果从研发增速上看,永泰生物(06978.HK)、德琪医药(06996.HK)、云顶新耀(01952.HK)这三家公司2020年在研发上的支出增幅皆超过100%。
以永泰生物为例,公司2020年的的研发开支达到了2.79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了349.6%。对此,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向研发员工提供购股权的影响、研发员工人数增加、增加对EAL临床试验及其他研发管线产品的投资所致。
药物临床试验费用高昂,药企在研发上的“烧钱”速度不亚于互联网公司。
不过,不少生物药企尚未进入实现商业化阶段,虽然少数企业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但获得的收入还无法弥补研发费用、行政费用、销售费用等各项成本支出。
如和黄医药(HCM.NS)近期公布了2020年财务业绩,全年收入为2.2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3%;全年净亏损达1.26亿美元,连续四年亏损。公司拥有三款创新药物产品,两款已上市,一款即将获批,其中索凡替尼(商品名:苏泰达)于2020年12月30日通过新药上市审批,2021年1月14日发出首批订单货物。
和黄医药2020年研发费用为1.75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26.48%。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首席执行官贺隽对记者等表示,由于未来全球临床试验的开展,公司研发投入将继续提升,预计2021年可能达到3亿美元左右,公司希望在2024或者2025年可以达到收支平衡。
千方百计开源
面对高额的研发支出,生物药企们在千方百计开源。
不少药企试图在不同的上市地点进行融资。
1月29日,百济神州正式向科创板提交了IPO招股书,计划募资200亿元,拟投向五个方面,分别用于药物临床试验研发、研发中心建设、生产基地研发及产业化、营销网络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在药物临床试验研发项目上,公司拟投入的募集资金将达到132.46亿元。
如科创板IPO顺利完成的话,百济神州的上市平台将同时“横跨”纳斯达克、港股以及A股三大市场。
3月23日,在科创板已上市的百奥泰(688177.SH),也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君实生物首席运营官冯辉对记者表示,目前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融资环境处于两级分化趋势,对于优质的企业,投资人想方设法增加投资,而差的企业却无人问津,预计这种两级化趋势还会持续。
对于药企来说,对外授权(license-out)获得收入,也是另外一种突围方,创新药企对外授权合作的例子也越来越多。
如以网红抗癌药PD-1为例,有3家药企“不约而同”在海外进行了授权合作。
2020年8月18日,信达生物(01801.HK)与礼来制药共同宣布,双方将扩大关于免疫肿瘤药物抗PD-1单克隆抗体达伯舒(信迪利单抗)的战略合作,新的合作将拓展至全球市场,根据协议,礼来将获得信迪利单抗在中国以外地区的独家许可,信达生物将获得累计超10亿美元款项。
2021年1月12日,百济神州宣布,与诺华就其自主研发的抗PD-1抗体药物替雷利珠单抗在多个国家的开发、生产与商业化达成合作与授权协议,首付款高达6.5亿美元,为迄今为止首付金额最高的国内药物授权合作项目,总交易金额超过22亿美元,也创下目前国内单品种药物授权交易金额最高纪录。
之后时隔不久,2021年2月1日,君实生物(01877.HK、688180.SH)也宣布,与Coherus BioSciences就其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开发和商业化达成合作。根据协议条款,公司将授予Coherus特瑞普利单抗和两个可选项目(如执行)的许可,并获得总额最高达11.1亿美元的首付款、可选项目执行费和里程碑付款。
对生物药企而言,药物临床研发周期漫长,将早期临床阶段的产品开发权益或技术平台对外授权,可以提前锁定一定的收益,也可以继续支撑企业们的下一步研发。
国泰君安近期发布研报表示,中国创新药发展势头强劲,预计未来5年本土创新药销售额复合年均增长将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有待更多供给,制度、人才红利促发医药创新热潮,医保加速纳入,这些共同助力创新药产业形成正循环发展。与此同时,国家药监局审评标准提高、本土行业标准加快接轨国际领先水平,me too药物(“模仿药物”)竞争更加激烈、部分在研新药项目已一片红海,fast follow药物(&花艺奇猫ldquo;快速跟随药物”)时间窗口缩短、竞争格局恶化带来未来回报率下降,也对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瞻布局或者差异化创新显得更为重要。
- 上一篇
在港上市首日或破发,B站扭亏遥遥无期? - IPO观察
在港上市首日或破发,B站扭亏遥遥无期?|IPO观察2020年,B站净亏损31.54亿元,相较于2019年亏损13亿元明显增多。一度在招股书当中因为律师工作失误,而错把公司写成百度的哔哩哔哩-SW(09626.HK)(B站),随着美股交易时段大跌,3月29日在港交所挂牌很可能面临上市首日破发的局面。过去三年,即使是运营多年的爱奇艺以及腾讯视频,都
- 下一篇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已逾1亿,各地多措并举提高接种能力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已逾1亿,各地多措并举提高接种能力目前,全国已经接种疫苗超过1亿剂次,接种最多的一天是3月26日,达到611.9万剂次为了降低新冠肺炎的感染率、重症率和死亡率,中国正在加快新冠疫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