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资本、长银行”何解?高西庆、胡祖六等谈资本市场发展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资本市场经过30年风雨探索,公司数量、市场规模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从最初的十几家公司增长到如今的逾4000家,市场规模也攀升至百亿,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的筹建亲历者、早期参与者,如今在回顾市场建设时有何感受?又如何看待资本市场当前和下一阶段的发展?
在4月8日举办的2021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商业论坛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高西庆,高盛前合伙人兼大中华区主席、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胡祖六,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总干事、《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孙玮等回顾了中国资本市场30年建设。
“当初中国的企业像中石油、中移动要上市,投行所做的工作,首先是经济学家的工作,很多政策层面的事要协调,也涉及到管理咨询的工作,最后才是投行的工作,这一点跟成熟市场很不一样,工作量更大、时间更长,从专业角度来说,也很刺激,很有挑战。”胡祖六回忆道。
上世纪90年代初,多数中国企业并不熟悉股份制企业运行、公司治理。在此背景下,外资投行帮助中国企业上市,走向海外,“当初的市场比较封闭,外资参与主要是吸引中国企业到香港市场、纽约上市,外资投行扮演财务顾问的角色。”胡祖六说,目前企业IPO有标准流程,投行的工作更偏技术性,但在资本市场发展早期,投行的工作“并不简单是投行的工作”。
孙玮回忆了中石化海外上市的过程。“我们的客户包括中石化,最开始它有约200万员工,像一个大型社区。它的资产还包括医院、学校,和美国的公司非常不同,我们当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组,重组这项工作非常庞大,总共花了18个月时间才把这个交易完成。”她说。
1990年12月19日,A股市场正式开启。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逐渐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资本市场生态体系深化改革,注册制成为改革关键。
“经过30年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整体的公共治理模式开始向更好的方向转变。”高西庆说,“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在数量上毫无疑问会继续增长,质量上也将提高很多,资本市场建设最重要的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这三点是资本市场质量方面最重要的保证。”
“资本市场需要建立让市场试错、让市场挑选赢家的发展理念。”胡祖六称,未来10年是中国衍生工具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个成熟化的市场不只有现金的交易,未来还可以有股票的衍生工具、债券的衍生工具、外汇、商品期货等等。
“最令人兴奋的一点是资本市场开放的速度、对于国际投资者的开放程度。资本市场缺乏机构投资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引进更多的投资者,不仅是证券基金,也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其实这样的引入已经在发生了。”孙玮表示,资本市场在引入机构投资者方面不断有举措落地。
王波明在论坛上指出,目前国内金融体系仍存在“银行长、资本市场短”的情况,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重失衡。而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是资本市场深入改革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
孙玮认为,以银行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制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中国经济增长最开始是以出口为主导,之后以投资为主导,目前是拉动需求、消费,虽然消费是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基础设施的融资,即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在当前阶段仍然非常核心。”
“短资本、长银行”的问题何解?胡祖六认为,应进一步放松管制,尊重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几百年通过积累、摸索甚至通过各种痛苦的经历总结出了一套游戏规则,中国可以参照,借用这个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游戏规则,放开一点,让市场更有活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