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何以实现18.3%高增长?各方展望全年经济走势
伴随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和国内需求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今年迎来“开门红”,一季度GDP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从同比的情况看,在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年基数较低、就地过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都呈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呈现持续稳定恢复态势。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具有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发展中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GDP何以实现18.3%高增长?
刘爱华在上述发布会上称,当前,国民经济恢复的态势在持续,积极的因素在累积增多。而一季度经济恢复性增长的亮点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也即是,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快速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市场预期稳中向好。
具体来看,在供给端,一季度,工业生产热度不减,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较快增长,整体呈量增、价升的良好态势。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环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6.8%。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环比增长0.60%。
服务业方面,一季度虽受局部疫情反复和就地过年等因素影响,但服务业仍呈恢复性增长,市场预期整体向好。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2.9%,连续两个月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在需求端,一季度,需求持续回暖,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整体向好,内生性增长动能不断巩固。
其中,在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环境改善、政策效应释放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居民消费稳步回暖。一季度,居民消费的整体增速超出市场预期。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2%,比1-2月份加快了0.4个百分点。其中,前期受到制约的住宿餐饮等行业正在逐步改善,3月份当月餐饮收入首次高于2019年同期,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投资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保持高位趋稳,基建投资在3月呈加速修复的态势。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5994亿元,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2.06%。
“下阶段,随着政策、项目、资金等各项要素支持的逐步落地,投资有望保持稳步恢复的态势。”刘爱华称。
内需恢复不断巩固的势头也体现在进口的加速增长上。3月份,进口同比增长27.7%,这是今年以来,进口增速首次高于出口增速。
消费、制造业投资后劲足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太牢固,一些领域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从内需来看,一季度,国内消费市场虽出现明显回暖,但部分服务业增长仍然偏慢。在投资方面,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8%,两年平均下降2.0%。
对于制造业投资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刘爱华表示,这背后有多重原因。这既说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仍面临比较多的困难,还处在恢复状态中,在投资信心上仍然有一定的顾虑,也说明整体市场尚处于观察期。
不过,有利于制造业投资恢复的因素正在慢慢累积和增加。数据显示,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增长了1.79倍,两年平均增长达到了31.2%,这表明企业效益正在提升。
展望二季度,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告诉,判断经济恢复势头是否持续向好,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因素。
具体来说,他称,一是国内消费需求的改善是否能够得以延续,二是制造业投资,三是全球疫情控制和经济复苏是否理想和达到预期,四是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二季度制造业投资的恢复情况,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在投资方面,在国内需求加快向消费端转移、国外经济复苏加快、上中下游利润分配格局改善、技术升级周期启动、信贷资金向制造业集中度提高的叠加影响下,制造业投资将迎来明显修复,有望成为二季度投资需求恢复的主动力。
而在居民消费方面,刘爱华称,随着疫情防控工作更加到位、国民经济的稳步恢复和居民就业收入将继续改善,居民消费将进一步提振。同时,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效应也在不断显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都有利于促进消费市场的稳定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