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收购6家公司,吉利构建大商用车版图
通过对行业现有产能的收购,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下称“吉利商用车”)迅速建立起全国6个生产基地,其覆盖全品类的商用车版图也浮出水面。
近日,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区管委会与吉利商用车签署合作协议,吉利商用车湖州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湖州南太湖新区,与此同时,该公司去年全资收购的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唐骏汽车”)也在收购完成3个月后,正式实现了首款新车锋锐小卡的上市。
湖州基地是成立仅5年的吉利商用车集团截至目前在国内布局的第6大商用车基地。资料显示,此次设立的湖州基地,是当地政府推动之下,吉利商用车与湖州恩驰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恩驰汽车”)之间的合作,恩驰汽车此前隶属于敏实集团(0425,HK),2017年9月获得商用车生产资质,但此后并没有实现批量化的生产。
据了解,吉利商用车湖州项目是在当地政府盘活现有产能和固定资产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吉利用车租赁恩驰汽车的现有厂房和设备,南太湖新区管委会出资按吉利规划的车型对生产设备进行提升改造、增添购置,助力吉利商用车整车落地,并形成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集群。
“我们在商用车领域的规划非常清晰,业务上要实现规模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在业务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存量资源的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进行业务的重组,利用吉利现有的技术、人力、资本以及相关的综合管理资源,实现协同。”吉利商用车总裁范现军告诉记者。
与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等已经有超过50年历史的企业相比,吉利汽车在商用车领域是一个后来者。2016年,吉利商用车才正式成立,并在杭州建立了专注于商用车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开发的研发中心。因此,与上述企业几乎都是通过自主积累的方式进行发展不同,吉利商用车一开始便选择了“买买买”模式。
“这几年各地都有一些闲置的产能,在国家发改委大力清退‘僵尸’产能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为保障就业等,都在积极寻求相对优势的投资方进行合作。”一家商用车企业的内部人士吴广(化名)告诉记者,而这种合作基本上都会从政府层面获得较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在他看来,吉利商用车选择此模式进行布局,最大的利好就是会在短期内获得规模化产能,以及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通过对东风南充汽车有限公司、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后改名“汉马科技”)以及唐骏汽车等多家现存商用车企业进行收购,吉利商用车目前已经在四川南充、江西上饶、山东淄博、山西晋中以及安徽马鞍山等多地实现布局,产品覆盖了重卡、轻卡、微卡、皮卡、大客、轻客等全系商用车产品,同时实现了传统燃油、纯电、LNG以及甲醇等多样化的能源路线。
“收购华菱星马后,我们已经投入了超过4亿元,唐骏汽车也投入了4亿元,用于对现有产品和产能的升级。”范现军告诉记者,达成收购后,汉马科技一季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20%。而唐骏汽车此次推出的锋锐小卡,是在吉利乘用车基础上开发的全新一代产品,聚焦3.5吨大承载细分市场,起售价格仅4.66万元,但其不仅较细分市场同级别车型高出30%的运载力,在车机互联以及娱乐配置等都较传统车型有所进步。
“商用车行业面临一个深刻的转型,无论是碳中和、还是商业模式的转变。”范现军谈到,行业的转型,让吉利商用车看到机会,并快速布局。2020年,2020年,在汽车市场整体遇冷的情况下,商用车市场逆势上涨,产销量分别为523.1万辆和51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8.7%。今年一季度,商用车产销完成139.7万辆和140.8万辆,同比增长76.9%和77.3%,占汽车产销总量的近22%。
范现军谈到,未来商用车市场,智能化、能源多元化将为车企和行业带来机会。吉利商用车未来希望与吉利乘用车做到“强协同”,把相应的乘用车技术架构和商用车的整车产品开发进行衔接,根据商用车市场的特点、应用场景、客户需求来开发更满足商用车市场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的产品。
“吉利商用车目前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整个‘大商用车’的战略蓝图,但一口气重组和收购了这么多的外部资源,如何协同和发挥高效协作效应成为关键。”吴广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