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7天两次“点名”,周期股快速退潮,大宗商品还能疯狂多久?
5月20日早盘,煤炭、钢铁、有色等周期股大幅下挫,个股方面、金岭矿业跌停,神火股份、安阳钢铁、八一钢铁等多股逼近跌停。
国内商品期货早盘开盘普跌,黑色系领跌,焦煤跌停,铁矿、郑煤等跌超7%,焦炭跌超6%,玻璃、纯碱跌超5%。
国常会7天里两次“点名”
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以来,主要受国际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
会议要求,要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精准调控要求,针对市场变化,突出重点综合施策,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会议提出了三项措施,具体来看:
一要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双向调节。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税、对生铁及废钢等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等政策,促进增加国内市场供应。着力调结构,抑制高耗能项目。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优势,督促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增产增供,增加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出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障。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大宗商品进出口和储备调节,推进通关便利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保供稳价能力。
二要加强市场监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适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行为。依法严厉查处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散播虚假信息、哄抬价格特别是囤积居奇等行为并公开曝光。
三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需要注意的是,这已是7天内国常会第二次“点名”大宗商品涨价。5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
多部门密集出手降温
与此同时,有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就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密集发声:
央行:关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原因有三,一是主要经济体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二是境外疫情明显反弹,供给端仍存在制约因素;三是全球流动性环境持续处于极度宽松状态。目前看上述三方面因素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全球通胀中枢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延续温和抬升走势。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
发改委:目前,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联合调研钢材与铁矿石等市场情况,进一步了解行业动态。下一步,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市场监管,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维护市场稳定。
统计局:短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会对下游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压力。对于PPI上涨带来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价格上涨整体上有利于企业效益改善,但对于下游行业的压力需要引起重视。后续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原材料市场调节。
大商所:近期,市场运行不确定因素较多,大宗商品,特别是焦煤、焦炭和铁矿石价格波动较大。请各市场主体理性合规参与,防控风险,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一步要重点推进加快扩大铁元素供给、优化铁矿石定价机制和研究建立新的定价机制、完善焦煤中长期合同定价机制等工作,并继续配合相关部委,进一步加强调研和分析,促进相关各项工作尽快落地。
机构后市观点分歧鲜明
针对大宗商品后期走势,机构分歧明显。
国金策略指出,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第二轮上涨如期而至,但很有可能这是商品的最后一次普涨。“我们之所以倾向于大宗商品或处在最后一轮上涨阶段,核心的原因在于后续供给端或均面临一定的压力,此外通胀压力之下央行特别是美联储政策的边际收缩同样会对商品涨价趋势造成负面冲击。”
银河证券则指出,资源品仍有供需缺口,供需错配带来涨价动力。目前资源品供给整体压力较低,存货增速较低,供给压力较小。下游需求端,全国发电量及汽车销量数据也逐步印证下游需求端旺盛。对于钢铁、煤炭、铜铝等资源行业、部分化工品,难言商品牛市结束。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也表示,钢铜油定价分别呈现中国主导、国内外共同主导、海外主导的特征。钢由于今年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大幅压降,还有一定的上行动能。铜价率先PPI见顶3-5个月后,油价与PPI指数基本才同步见顶。目前铜仍在二次冲高中,PPI指数上涨仍在进行中,油价也还没到顶点,大宗商品行情尚未结束。